« 上一篇下一篇 »

《后来的我们》——与爱情无关

 如果不是带孩子太累需要放松一下,我是不会看这种青春爱情电影的,又是奶茶执导的首部电影,感觉终究是逃不出那些狗血套路。然而,看到一半我才知道,爱情只是这部电影的伪装,青春才是这部电影的内核,说得更明确点,应该是“在时代碾压下挣扎着的青春”。

看到见清居住于群租屋的镜头时,李老师问我:“你们以前也这样吗?”我无力的点了点头。我以前自然是没有住过这种木板隔成的群租屋,但群租屋恐怕是“挣扎的青春”最好的象征了。见清和小晓为了梦想在一张张地卖着光碟,十三年前的我也在为了梦想蹲在货场上创下了连续工作60小时的壮举;见清和小晓为了梦想在寒风中等待着公交车而舍不得打的,十一年前的我也为了梦想每日通勤三小时只是为了能尽量少付点房租;见清始终在坚持自己的游戏创作,屡败屡战,十一年前的我也执拗的靠逐个查单词完成了若干晦涩难懂的产品说明书和科技文献的翻译......但那时真的不觉得累啊,每天都充满了无限的精力,时刻都在努力的工作,或者也可以说是无畏的挣扎。所有这些挣扎的镜头,无时无刻不在扎我的心,像李老师这种一路顺风顺水走来的同学,恐怕是很难对这些镜头语言产生共鸣的。刘若英用青葱岁月中无数扎心的细微瞬间,勾起了观众关于告别和错过的回忆,提高了观众的代入感。

现实始终很冰冷,无数的年轻人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拼命地与现实抗争,但每前进一步,身上就多一道伤痕,然后就在某一刻,我们累了,感觉疼了,然后就不爱了,放弃了,再见了......见清的小伙伴一个个地屈服于现实逃离北京,一如我在八年前灰溜溜地挤进了老家的体制内。

再谈谈亲情和责任。见清的父亲说“我们只希望你们能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林父就是这么无私。家和亲情永远是一个人最后的港湾,实在过不上自己想要的日子,至少有一个家的港湾。正如林父的“破餐馆”,它养育了见清二十多年,你不能说他是个破餐馆,再破也是你最后的家。但见清也很无私,支撑他打拼的动力很大一部分正是来自于对父亲和小晓的责任,他本意并非是为了非要为自己获取什么,这不是男人的责任感是啥?
    最后谈谈三观。有网友认为这部电影其实就是一个已婚已育渣男和前女友回忆恋爱往事,三观严重有问题。我对此倒不敢苟同:在巨大的现实压力下,是个人就需要排解,很多选择其实是不由自主的被动性行为,毕竟人是个感情动物,一有感情二有兽性;每个男生心里都有白月光、朱砂痣,每个女生心里都有都教授、王思聪,谁也不比谁纯洁。

在现实的重压下挣扎了许久后,我们变了,向现实妥协了,正如小晓说:“我已经不是我原来那个样子了”。后来,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也许,这部电影名字用《致青春》此类的片名才更合适些吧。

 Ps:差不多有两年啥都没写了,感觉人要废,脑子要废。强迫自己从现在起,看电影看书后必须写点啥,质量不重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