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东台的那些事-海盐篇

 

 

一、建置沿革

为方便叙述和各位同学理解,介绍海盐之前,先大概介绍一下东台的建置沿革。

东台,位于长江以北,淮河以南,运河以东,黄海以西,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唐尧时,属九州之一的古扬州。从周代至今的两千多年中,先后属广陵郡、东海郡、临淮郡、徐州部、海陵郡、南兖州、江都郡、东都、河南行省、江南省、江苏省。

东晋南迁,曾将原北方的建陵县侨置到现今的东台境,同时在境内新设宁海县,都隶属于增设的海陵郡。刘宋时,海陵郡治曾移设到建陵。

在西汉刘濞建都广陵(扬州)时,颁发“煮海为盐”的诏书。境内开始烧盐。到了北宋时,盐产极为丰盛,晏殊、吕夷简、范仲淹,都先后在西溪(汉时已设为镇)做过盐官。范仲淹监西溪盐仓时,倡议沿古海岸修筑捍海堰。堰成,西部地区得到了屏障,不受海潮的侵袭,后人称颂为范公堤。

范公堤建成后,东部逐渐淤积,形成海积平原,东台形成了堤西与堤东两大自然区域。堤西成陆时间久远,土壤逐年淡化,中多河流,又有湖荡,土地肥沃,颇利耕作,素称“鱼米之乡”。堤东的淤地,卤质颇浓,滩涂多草,煎盐之利,素称“东南之富”。

南唐时,海陵监的治所设在东台场,管理八个盐场。嘉庆《东台县志》记载“东台之名始此”。因为东台在海陵之东,而且地势较高,故名“东台”,又名东亭。清乾隆四年(1739)扬州知府高士钥曾请求在东台设县,在划分疆域时,海安要求县治设于该地,经多次调查驳复,“缓议”,设县之事因而搁置。二十七年(1762)东台水利同知沈元辉,又以东台“地广事繁”,力请设县,也无结果。三十一年(1766)泰州知府王镐,也因泰州“地广难治”,有分州境设东台县的发议。一直到三十二年(1767)两江总督高晋等,因泰州幅员辽阔,鞭长莫及,驻东台的同知,系属佐贰(副职),不能处理命盗重案,再次申请“划疆分治”。当年十月获得批准。乾隆《东华续录》:“分江苏泰州属东台镇为东台县。裁东台同知缺为知县,泰州州判缺为东台水利县丞”。清代乾隆三十三年(1768)从泰州分出东北地区,东台正式建县。

 

二、东台盐业概况

东台地滨黄海,沿海有大片草滩碱地,为煎盐提供良好条件。《淮盐记略》记载:“汉吴王(刘)濞封于海陵(今泰州),招致亡命,煮海为盐,国无赋而饶”。汉代东台已是海陵属地,证明东台境内产盐,在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刘濞受封吴王之后不久即已开始。“国无赋而饶”,历代封建王朝都对盐业特别重视,专设官署,订立盐法,建场置灶,把盐税作为主要的财政收入。因此明清两代,东台地区盐业发展兴盛,除东台、何垛两场生产少量板晒盐外,其余各场均大量生产煎盐。

建县后,境内各场仍属泰州分司管辖,设盐课司署负责催煎督课。清承明制,官府把各场食盐收购运销业务,委令专商办理,并从而征税。其执行的具体办法虽时有变更,但总是一种官委商办的专卖制度,收购、运销全由商人包办。那时,官贪商贿,官视商为财源,商倚官为护身符,相互勾结,黑幕重重。而盐税,表面上向盐商征收,实际上都出于盐民。盐民身受官商双重剥削。

清末,因海势东迁,各场卤质渐淡,盐产逐渐减少;加之煎盐成本又较淮北晒盐为高,因此,光绪二十七年(1901),南通张謇遂首倡创办垦牧公司,利用海边荒滩试行垦殖。宣统以后,东台即逐步废灶兴垦。

 

三、盐场

一) 各盐场由来

汉代东台境内已经产盐。唐代于海陵县设海陵监,管理盐场。起初海陵监设在东台场,宋开宝七年(974)海陵监才移设如皋,在西溪改设盐仓。宋天圣元年(1023)范仲淹曾任西溪盐仓监。南宋乾道七年(1171),撤销西溪盐仓,裁减盐监,开始置官盐场,设立场大使进行管理。明初设泰州分司,驻东台场,另设西溪镇巡司。当时两淮盐区,以淮河为界区分南北。在淮河以南的为淮南盐区,泰州分司所辖各场都输淮南盐区。

在东台境内,有泰州分司所管辖的东台、梁垛、安丰、富安、角斜、栟茶、何垛、丁溪、小海、草堰十个场。清乾隆元年(1736),将角斜栟茶两场改属通州分司;原属海州分司的白驹、刘庄两场改属泰州分司,又将白驹场并入草堰场,共计九个场。乾隆三十三年(1768),由泰州划出东北境建立东台县,裁撤西溪镇巡司;又将小海场并入丁溪场,角斜、栟茶两场仍属泰州分司,计辖十场。刘庄场后又并入草堰场,共为九场。

)各盐场概况

1、东台场:后称镇,别名东亭。为泰州分司所在地。场治在本镇,建县时为县治所在地。场境东西一百五十三里,南北十八里。场东一百五十里至沿海小龙港;南到梁垛界;西与北都和何垛场接界。明隆庆年间,分司马会创建土城,置四门、两水关,借以防倭而安百姓,后年久圯废。范公堤外计团灶四十余处。运盐河自场东盐坝,由西溪经时堰、溱潼约一百二十里到泰坝。清嘉庆时有灶户8776家,灶丁25741人。原设收盐商垣三十所,嘉庆时存十二所。

2、梁垛场:别名南梁。场治在本场南。场境东西一百里,南北十里。场东九十余里到沿海马路;西三里到盐河界碑;南二里接安丰场界;北七里接东台场界。范公堤外亭场十九处。运盐河经本场十八里河达殷庄大河,经青浦,溱潼、淤溪约一百二十里到泰坝。嘉庆时有灶户7225家,灶丁20474人。原设商垣三十六所,嘉庆时存十三所。

3、安丰场,别名东淘。场治在场北。场境东西七十五里,南北十四里。场东六十里到沿海马路,西十四里到仇湖庄;南十里接富安场界;北四里到梁垛场界。场街七里,在范公堤上。运盐河由串场河西一百二十里到泰坝。嘉庆时有灶户19694家,灶丁48413人。原设商垣一百三十二所,嘉庆时存二十八所。

4、富安场:别名虎阜,又名虎墩。场治在场西北。场境东西一百一十里,南北二十三里。场东一百里到沿海唐家洋;西五里到界墩接安丰场界;北十五里到沿海马路;南八里到杨家庄接泰州界。范公堤横穿场中。运盐河经安丰孙家庄一百三十余里到泰坝。置有东西盐关。嘉庆时有灶户12892家,灶丁43963人。原设商垣三十所。嘉庆时存七所。

5、角斜场:别名东斜。场治在富家滩。场境东西十里,南北二十二里。其地形椭而长如一角,故名角斜。场东七里到野鸭荡;西五里到李家堡接泰州海安界;南八里到平家河接栟茶场界;北十四里接富安场界。乾隆十年(1746),在复兴桥设有盐关。范公堤东西都连栟茶。运盐河由本场到十八里河口,出力乏桥达泰坝约二百里。嘉庆时有灶户2639家,灶丁7232人。原有商垣十七所,嘉庆时增至十九所。

6、栟茶场:别名南沙。场治设在场中。场境东西六十里,南北四十五里。场东十八里丰利界,向北即黄沙洋,十里滨海;西四十里到周游,接如皋界;南三十里到如皋洪历沟;西北十八里到角斜;西南七十里到如皋。距离分司驻地东台场陆路七十里,水路二百四十五里。范公堤东自黄沙洋口起,西北到角斜,长五百六十余丈。雍正十年(1732)河道总督嵇曾筠与旧堤南边,建了一条比旧堤高二尺,长二百九十六丈的新堤,称嵇公堤。乾隆五年(1746)大使李庆生筑堤横锁两堤之中,叫格堤,长二百九十余丈;又筑李家堡堤,自角斜到老鹳咀富安界,长二千一百余丈;另筑堵洋堤二十三丈。堤外灶总四十处。运盐河由本场到十八里河口,出力乏桥达泰坝约二百里,嘉庆时有灶户2667家,灶丁7541人;设有商垣十八所。

7、何垛场:别名何阜。场治在本场街西。场境东西一百二十里,南北九里。场东一百十五里到沿海马路;范公堤外团灶七十余处。运盐河经西溪约一百二十里到泰坝。嘉庆时有灶户8151家,灶丁24049人。原设商垣五十二所,嘉庆时存十五所。

8、丁溪场:别名丁渚,亦称虎墩(83增编版县志原文如此,怎么和富安场的小名一样啊?)。该场原分为丁溪及小海两场,乾隆年间始并为丁溪一场,场署设沈家灶。场境计东西一百十里,南北二十里。场东一百里到戴家古淤海口;西七里到串场河与兴化县接界;南三里接何垛场界;北十五里接草堰场界。范公堤外团灶二十余处。运盐河由石闸南串场河,经何垛约一百四、五十里到泰坝。嘉庆时有灶户19521家,灶丁48480人。丁溪场原有商垣二十所,嘉庆时存十二所,在沈家灶。小海场并入,原有商垣三所,嘉庆时增至十五所,设在小孩团。

9、草堰场:别名北堰。乾隆年间,白驹场因海迁滷淡,遂并入草堰管辖。场署设西团。场境计东西八十里,南北四十里。场东八十里到沿海马路;西一里到串场河接兴化县界,南一里接丁溪场界,北四十里到牛湾河界牌接刘庄场界。范公堤外团灶二十四处。运盐河由草堰到石闸南串场河,经丁溪、何垛约一百四十五里到泰坝。嘉庆时有灶户11477家,灶丁30486人。原有商垣七所,嘉庆时增至十五所,设在西团。白驹因不产盐,故无商垣。

10、刘庄场:原场境东西十八里,南北四十五里。南抵白驹界沟三里;西连盐场大冈镇十八里;西北三角围东北、西南斜边外,有地名八百丈;北到大团闸口;东北沿斗龙港到海边。后因海迁滷淡,也裁并入草堰场。因不产盐,故也无商垣。

 

四、生产

一) 方法

海盐生产,分为煎、晒两种方法。我县各盐场除东台、何垛两场有少数用板晒而外,其余各场都用灶煎盐。生产方法分述如下:

1、板晒法:

第一步采滷,先用牛力耙松土面,浸以海水,等滷质提升,然后将地面土刮聚成圆形的堆,用多量海水灌堆,堆底垫芦竹管,直通滷池(盛滷的坑或缸),由芦竹管流入池内的即为滷。

第二步晒制,池内的滷,摊在板上日晒。每滷一担约摊板十块。每块板在盛夏时,每天可晒盐两至三斤;冬日滷淡,只有一斤左右。

2、灶煎法:

第一步采滷,选择滨海滷旺的地面,将其夯实碾平,然后在场地上摊晒草灰,吸取地层的滷质,等滷质充分吸收后,即用扫帚将灰扫成堆,聚集起来挑入灰坑,坑底开暗洞或垫以芦竹管,直通滷池,灰坑经水浇灌后,由暗洞或芦竹管流入池内的就是滷汁。

第二步煎制,先试验滷池内滷的浓度。其法是把石莲子投放在竹筒里量滷的浓淡,莲子全浮上来的是好滷,能全部煎盐,浮在半中间的是次滷,只能一半煎盐;完全下沉的滷淡薄,则不能煎盐。把能煎盐的好滷,分盘或分敝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