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东台草煎盐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利用浅谈

作者:  程 诚 程可石
  
   一、东台草煎盐生产历史概述
  东台草煎盐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221年),时为淮夷地。东台先民即已在此借沿海之利零星制盐,供生活所需。“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此东楚地也……夫吴阖庐、春申、刘濞三人招致天下喜游子弟,东有海盐之饶” ,这里说明了春秋时期(公元前514),吴王阖庐就注意到在苏北沿海地区发展草煎制盐可为,齐相管仲,大兴海盐之利,实行“官山海”政策,鼓励海边居民引海煮盐,使齐国一举成为富甲天下的“海王之国”。继后战国时期的春申君又扩大了草煎盐生产。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封其兄刘仲之子刘濞为吴王,于广陵吴国,刘濞“招致天下亡命,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 ,设立盐署以大农令统管国家盐政,在广陵设司盐都尉,负责管理盐业生产和运销。在东台地区设立西溪等盐亭,开辟了东台地区草煎盐职业化生产之先河。建海陵仓(今泰州市海陵区叶甸乡仓场村)储贮,开邗沟支道,由广陵茱萸湾东通海陵仓及西溪一带盐亭,专事运盐。历经50多年,西溪盐亭人稠业旺。至汉武帝建元年(140),为适应草煎盐生产需求,设立临淮郡广陵县西溪镇,其时西溪镇由于东濒大海,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已逐步成为规模化草煎盐生产地和集散地,商贾过客稠密,灶民盐贩活跃,当年的繁华和兴旺,有“鱼盐地僻千年产,桑柘林成万井烟”为之作证。
  东晋安帝义熙七年(411年)置海陵郡,下辖宁海、建陵、蒲涛.如皋、临江五县,东台境内就有海陵郡治(设在东台市时埝镇西一带,宁海县治,设在西溪镇,建陵县治(为北方侨置县),设在东台市溱东镇青浦村。加强了对草煎盐生产的管理和监督。进而使东台地区草煎盐生产成为中国四大海盐生产的主要产区之一。此后虽几经王朝更迭,但草煎盐生产却因其巨大利税,倍受统治者青睐,盐亭灶民逐渐增加,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到唐武德九年(626年)建陵县、宁海县先后并海陵县(今泰州市),设海陵盐监于西溪镇,(原宁海县治所在地),至唐太宗开元十年(722)朝廷恢复盐税制度,在东南海盐产区。设四场十监,海陵监时已为十监之首,管理南至长江,北至盐城地区的盐务,时有盐亭120多所,每岁煮盐四十五万石,从而奠定了海陵监在全国海盐生产的重要地位。
  安史之乱(755-763)时,朝廷为平息动乱,军费开支庞大,经济中心南移,急需大量财政收入,时任北海郡录事参军的第五琦,上奏朝廷:“方今用兵,财赋为急,财赋所产,江淮居多。”建议被采纳,玄宗任命他为江淮租庸使。至德元年(756)又加封他为山南,江淮、东都。河南等五道度支使。乾元元年(758)第五琦到扬州变盐法,改革唐初食盐无税赋制为有税赋制。实行民制之盐,由官府收购后,加价售出,从中征赋。称为“民制、官收、官运、官销”。严禁私贩。并在淮南盐区的海陵、盐城置监院,在盐亭间分区设场,海陵监下设金沙、掘港、如皋、丰利、虎墩(今东台富安)、小淘(今东台安丰)、东台、竹溪(今大丰市草堰)诸盐场,置官管理。为增加生产能力,并以免除徭役为优惠条件,招募无业游民到淮南地区煮盐,同时将刑徒押送到盐业生产区域充实劳力。通过这些措施,缓解了朝廷的财政危机,刺激了淮南盐生产发展。
  唐宝应年问(762-763),时任京兆尹,户部侍郎、领盐铁使兼两淮转运使的刘晏,对盐法再次改革,实行“民产、官收、商运,商销”的就场专卖制,盐商乃成为榷盐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官府加强对盐商的控制,将运销量达到一定数额的盐商户口由市籍划入盐籍。列名盐籍的商人可以父子相传,纳榷之后,为官盐,坐收厚利,但不能随意改籍,盐籍中的商人,不受州县统辖,直接隶属于盐铁或度支巡盐监,故有“不属州县属天子” 的说法,并享有“居无征徭、行无榷税”,“或有违反条法,州县不敢追呼”等项政治经济特权。一个新型的盐商垄断阶层就此产生。广德年间(763-764),刘晏在盐场设置常平仓贮盐济销,筑廪备运,盐包仓由此而来。
  从第五琦于至德中(756-757)执掌江淮租庸使时,盐赋才四十万缗,到大历末(766-779)18年间,盐岁赋增至600万缗,增长了14倍,全国岁赋12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其时,吴、越、扬、楚盐廪至数千,积盐二万余石,海陵监盐产大增。元和年间(806-820)海陵监岁煮盐六十万石 ,产盐量仍居全国盐监之首。南唐烈祖升元元年(937),海陵盐监从西溪镇移驻东台场。
   宋朝廷同样关注淮南盐业的巨大税赋。宋初时上承唐制,实行官卖政策。盐产机构分为监、场、务、监辖场,场辖务,监下设仓。海陵监于宋初(960年)分出丰利监,监治设在通州,管理丰利、马塘、石港、掘港、西亭、金沙、吕四、余中诸盐场,海陵监管理角斜、栟茶、虎墩、小淘、梁垛、东台、何垛、丁溪、小海、古窑、刘庄诸盐场。场又分催煎场,买纳场,务场三种,催煎场设“总催”若干,负责督煎亭户煎盐,定额生产。买纳场官负责收纳各催煎场缴仓盐斤,管押袋官负责督率舟卒搬运盐斤入仓,支盐官负责勘合商人引券支发仓盐。海陵监设西溪、海安、如皋三个买纳场。务场负责管理商人输钱买淮南盐钞,设于建康(南京)。仓即储运仓,海陵监设西溪仓,广盈仓(设在泰州北关,后为泰州分司官署)、如皋仓三个盐仓。转盘仓设真州(仪征)。催煎场采取定额生产,海陵监规定每个灶丁每年必须完成正盐35石,(每正盐1石,合平盐3石,平盐l石,约50斤,即年约5255斤。)称为“丁额盐”或“正额盐。淳熙初年(1174),亭户采用石莲子测试卤水浓淡,以浓卤煎盐的先进技术生产,绍兴初,每灶煎盐最多1l(1筹为l 00),实行卤水之法后,每灶煎盐在25-30筹之间,增产一倍多。生产工具由“牢盆”改为“盘铁”团煎,严防私煎、私卖发生。淮盐产量由此再次进入兴盛时期。
  宋太宗(976-995),海陵监产盐796万石。开宝七年(974)海陵监从东台场移驻如皋,扩建西溪盐仓。宋真宗时(998-1 025),泰州海陵监如皋仓小海场产盐656余万石,天圣年间(1 023-1 031因海潮倒灌,灾害频繁,盐产量有所减少,天圣七年(1029)范公堤堰成,盐产量逐渐回升,明道二年(1 033)通泰盐大幅度增产,导致1500万石积盐无仓以储,庆历三年(1 043)海陵监滞积盐300万石以上,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通泰盐积存374万石,大于一年的销量。翌年实行减灶限产,绍兴三十二年(1162)3639万石,年支盐30余万席,为钱700万缗,达到唐朝全国年赋收入。是年,通泰盐丰产,又积盐300万石,隆兴元年(1163)通泰依然积盐浩瀚,乾道年间(1165-1173)海陵监产盐盐额为160万石,丰利监为70万石。其时,西溪盐仓曾创下中国盐业史上的惊人记录。创一仓年支盐一亿二千万斤的全国历史最高记录。有“天下盐仓”之美誉。
  孝宗乾道七年(1171),海潮冲毁捍海堰(范公堤),泰州知州徐子寅兴工修复,因议请置场官(场大使),分治其境,以护海堰,裁西溪盐仓,设盐场大使始此。淳熙十一年至十四年间(1184-1187),通泰仍积盐275余万石。度宗咸淳五年(1269),两淮制置使李庭芝开凿串场河。以运输各场草煎盐。终宋一代,通泰淮盐一直是盐产最为浩瀚之处。
  宋代的官收盐利,在中央财政税务中占据显要地位,“天下大计仰东南,东南大计仰淮盐”。淮南盐产量占全宋盐产量的百分比为:宋初,513%,仁宗时322%,南宋前期397%。即淮南盐产量大约占全宋盐产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淮南的盐赋收入占全宋盐赋收入的总数或与此相当,或略高于此比例。北宋末年(1127),淮南盐利的最高额为1500万贯至2405万贯,这时全宋盐赋最高为3113万贯,约占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元代(1279-1367年)东台地区盐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南宋德佑二年,即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军占领扬州及东台地区,从此归元朝统治,元朝廷在扬州置江淮行省,后改为扬州路总管府。元朝廷十分重视淮盐的生产和流通,次年在扬州设立江淮都转运盐使司(又称两淮盐运司)隶属于行省,接管两淮二十二个盐场,管理盐政事务。主要官员设有盐运使二名,秩正三品,下设同知、副使、运判,下辖29个盐场,盐场设司令(从七品)、司丞,管勾、秤盘、总催等官吏,下按团、灶分立,场辖团、团辖灶,若干户为一灶。若干灶为一团。运司下属有通泰淮三分司,盐场外设置有批验所和盐仓,改革宋在盐场设盐仓的弊端,集中贮存。每一盐仓收贮若干盐场的额盐,东台地区的海陵监,有栟茶、角斜、富安、梁垛、东台、何垛、丁溪,草堰、小海、刘庄等盐场,南宋时,小淘场改为安丰场,虎墩场改为富安场,古窑场并入小海场,绍兴场元朝早期建立,元朝后期并入梁垛场。元代淮南盐产量在全国有非常重要地位。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全国产盐256万余引(每引400斤),两淮最多年产盐量95.75万引,占全国盐产量的37.9%。同年计中统钞285.0225锭。盐课收入占财政收入中钱钞部分的80%左右(《中国盐政史》),由此可见,两淮盐课收入对元朝财政收入的重要影响。
  至正十三年(1353年),张士诚率盐民起兵于东台草堰场,经戴窑、下兴化,占泰州、高邮,并在高邮称王,国号为周。元政府为保住两淮盐利,多次派军队围攻张士诚,被打败,于次年失去了两淮盐场。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攻取张士诚所据泰州、通州、淮安盐区,占领两淮盐场区。
  明代沿元制,于扬州置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设都转运使一人(从三品),同知一人(从四品),副使一人(从五品),判官若干人(从六品)。下属有经历司,设经历一人,知事一人,库大使,副使各一人,所辖各盐课司大使、副使、察院一人,各盐仓大使、副使,各批验所大使,副使各一人。两淮都转运盐使司下设泰州,淮安、通州三分司为盐运使司的派出机构,直接管辖各场盐课司、察院。分司设同知(从四品)副使(从五品)判官(亦称运判,从六品)职掌。明代在两淮盐区还推行御史巡盐制,巡盐御史主要负责监察盐政事务,兼提督军卫,缉捕私贩,后以都察院都御史,副都御史督理盐政,盐运司受其节制。元代两淮二十九盐场,明增兴庄、天赐二盐场,后天赐归并庙湾场,明在两淮共三十场,通州分司为上十场,
  泰州分司为中十场,淮安分司为下十场。泰州分司所辖栟茶、角斜、富安、安丰、梁垛、东台、何垛、丁溪、小海、草堰十场,分司署原设泰州北关(即原广盈仓所在地)。
  正德七年(1513年),御史朱冠奏准“分两淮三十场为上中下三等,均匀挨次摊派。以东台富安、安丰、梁垛、何垛、草堰、角斜、栟茶、丰利、石港,金沙、余四、吕四为上场,马塘、西亭、新兴、余东、余中、庙湾、掘港、伍佑、刘庄、白驹、小海、丁溪为中场,余为下场。
  盐品以散为上,熙次之(熙为解池)淮南盐熬于盘,其形散,淮北之盐晒于池其形颗,盐色有五,而淮盐之色三,曰青黄白。泰州分司诸场区中,丁溪、草堰盐微黄,青白者盐之正色也,最上
者东台、安丰、富安、梁垛,上次有何垛、中等有栟茶,中次有丁溪、草堰、小海,角斜。
  正德十五年(1520年),“御史郑气奏曰:判官职同司牧,不当于卤丁相远,且往来无定所,非恒久道。乃移泰州分司于东台。凡六十有九楹,而淮安分司则仍安东旧署,凡五十四楹。三分司各属所辖诸场中,士道里适均,时巡季比上下咸便,遂为定制焉” 。泰州分司原设在北关,移驻东台场后,西溪设巡检司,各场设盐课司。
  明嘉靖二十四年(1550年),清审中十场人口明初旧额为4491户,11420人,时有额5074户,37371人。盐产量原额214880引,水乡5250引,常股78157引,存积l31474引,(自改折后,止征银两,不征盐课),至明嘉靖二十四年(1550年)按原明初中十场盐课折价水乡经费等项,共33937两。明天启四年(1624年)中十场贡赋总额,额户4362户,l0516人,嘉靖二十四年(1550年)到天启间增户983户,28380人。明代草荡有25959顷18亩1分4厘。
  清承明制,清康熙五年,两淮盐税达全国税利64.5%,占三分之二。康熙九年,灶丁计108462人,其中男74824人,成人43452人,老幼3l372人,妇女33638人,成人17641人,老幼15997人,清出幼丁516人,招抚逃移灶丁752人,总计l09730人。康熙九年草荡有26384顷7亩4厘。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东台建县时,境内名有十个盐场,实有九个盐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淮南中十场产盐938734引(合1877430吨),占两淮30个场总产的47%,有“两淮盐课甲天下”之美誉。
  民国元年(1912),原有盐场裁并,撤销两淮盐运司,设两淮盐务管理局于扬州,下设两淮泰属盐务总场,十场并为五场,栟茶角斜并为栟角场,富安、安丰、梁垛三场合并,称安梁场,东台、何垛场合并称东何场,刘庄并入草堰,隶属两淮泰属总场(驻东台),民国二十年(1931)栟角并入如皋县的丰掘场,东何场并入安梁场,丁溪场并入草堰场,隶属两淮盐务管理局,抗战初(1938年)日军占扬州,两淮盐务管理局移驻东台,1941年抗日民主政府接管国民党两淮盐务,东台境内设栟富,东何、草堰三个总场,隶属于民主政府的淮南盐务管理局,每个总场下辖五个盐场,栟茶、角斜、富安、安梁、东台、何垛、丁溪、小海、草堰九个盐场,民国34年(1945年)栟茶划属如东县,丁溪、小海、草堰划属台北县(今大丰)。东台境内为角斜、黑苴、三仓、曹丿。何垛五个盐场。隶属淮南盐务管理局(驻东台,今鼓楼街市公安局内),1947年8月,国民党的两淮盐务管理局从东台移驻上海。解放后,境内有堤东,黑苴、临海(三仓)。洋东(曹丿).何垛五个场,隶属于华东区两淮盐务管理局下辖的淮南盐务管理局,东台设县盐场管理处。1978年,建东台盐场,从事海盐生产,至1987年停办。

  悠久的盐业经济,带动了东台农业、手工业、运输业、商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建设。
  二、东台草煎盐生产的非物质文化遗存
  东台古为产盐地,从汉代到民国,一直是草煎盐的重要生产基地。现在,经济的飞速发展,虽然老盐区的“万灶青烟”“千峰白雪”的壮观景象不再显现,但当年因烧盐而留下的地名却遍布范公堤以东的广大地区。
  1、地名文化
  一. 盐场是古代所设的一种产盐的专业机构,始设于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西溪盐亭),东台老政区内曾设有栟茶场、角斜场、富安场、安丰场、梁垛场、东台场、何垛场。丁溪场、小海场,草堰场等10个盐场,即历史上著名的“淮南中十场”。后因场署周围居住的人多了而形成了村庄,场名便成了地名,如当今的富安、安丰、梁垛、东台、何垛等,所不同的是在原盐场名称后面去掉了“场”字。因当时各盐场是沿范公堤而建的,所以由“盐场”而得名之地均分布在原范公堤一线,也是东台境内最早设专场烧盐之地。
  二、亭 按《旧唐书.食货志》载:煎盐处为“亭场”。《宋.食货志》亦称“煮海为盐,其煮盐之地曰亭场”,即取卤制盐的地点为亭场。由于东台为重产盐区,至宋代已亭场林立,故“东台”便又在一些文人的笔下出现了“东亭”这个另称。
  三、团 自汉代,煎盐工具使用的是官铸官给的巨大“盘铁”,一副盘铁分四角,每角又分数块,分户保管,使用时再用铁栓拼成一盘,彼此牵制严防盐民私煎,私贩。到了唐代,废盘铁,改用又高又大的铁锅,铁锅虽比盘铁改进,但仍比较笨重。所以,这一时期的盐灶都比较大,每灶都有亭户数家,轮流共煎,亦称团煎、团煮。直至明万历年间(15731620),官府改造煎具,制造统一轻便的小型铁锅,推行小灶制,从此,传统的“团煎”改为“散煎”。但带“团、煎”之意的地名却仍沿用至今。如正团、中心团、杨家团、新团、南垛团、西海团等。由于“团煎”之际,境内盐灶分布在范公堤沿岸及其以东附近,所以带“团”字的地名大都分布在今梁垛、台东、四灶等镇。
  四、 特指旧时煮海水煎盐所用的盐灶,由土垡砌成,灶台圆型,四周开灶门,用以烧草,上按煎盐的锅/煎具。北宋开宝七年(974),西溪设盐仓监管盐场后,各场煎盐均为官盐制,为防盐民私煎,曾规定每场设盐灶l 0座,每灶有灶民20户,按场造册,划35灶为1甲,每甲设1名甲头,专门监视盐灶起火、停火,督催灶民纳盐归仓。于是,每座盐灶便有了各自不同的名称。后来,有些盐灶周围住房多了,发展成村庄,灶名便成了地名。一般以灶户的姓氏、称谓或绰号而命名者居多,如沈灶、包灶、朱灶、陈章灶、张家灶、孟家灶、刘家灶、袁三灶、练七灶、李四灶、野花灶等。
  另一种是以灶所处的东西南北中的方位命名,如南张家灶、北张家灶、中张家灶、东顾家灶、西柳家灶等。再有一种是以虹排列的顺序号命名,一是单纯顺序号,如头灶、一灶、三灶、六灶,最多编号为十六灶;二是顺序号前加姓氏,如朱家一灶、丁家五灶、何家十灶:三是顺序号前加方位,如东七灶、西八灶。也有以事物命名的,如福兴灶(今属范公镇),相传宋开宝年间(968976),虽累遭水灾,该灶却丝毫无损,有福兴旺盛之兆,故得名。安丰原有座盐灶,被海水冲毁后重建,因而取名“新灶”。“货郎灶”则是因邻户是一家挑货郎担做生意的。灶名起用于宋代,至明代,因盐区东播至范公堤以东附近,所以,带“灶”字的地名也随盐区的逐渐东移而由范公堤逐渐东播至今头灶、六灶、南沈灶一带。
   五、丿 是煎盐用的一种敞口的铁丿锅,直径l米,深7厘米。兴用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当时废大灶改小灶,统一推行轻便的锅丿煎具,灶台置前丿后锅,一灶一锅两丿或三丿,锅预热盐卤,然后再将热卤入丿,经猛火直烧,结晶成盐。至清代,盐区再度东播至今黄海公路附近,新增盐灶周围居住的人也日渐增多而形成了村庄,这些村庄便以姓氏后加一个“丿”字命名,以示该姓氏的人曾在此烧过盐。如曹丿、华丿、练丿、潘家丿,孙家丿等等。
  六、仓 指盐区积贮盐民所煎之盐的盐仓。西汉时吴王刘濞在今泰州没置海陵仓,用于积贮如皋蟠溪地区所煮海盐。唐开元二十二年(734),扬州设仓,堆存转输通、泰场盐。北宋建隆年间(960963),泰州盐区(东台原属泰州)仅设仓一处。至明洪武元年(1368),泰州盐运分司下辖各盐场均建仓贮盐。凡灶户所煎之盐一律经报数,过秤,登记、捆包、验收后入仓堆存,待转输运销。一时间,东台境内设仓若干。至今仍带有“仓”字的地名有:一仓、三仓、四仓、五仓,东仓、西仓等等。主要分布在明清时储盐集中的今三仓一带。
  七、总 “荡为草源,草为盐母”,各盐场把沿海车荡划分为与海岸线垂直的若干长条块,高价出租给灶户煎盐,时称长条块为“总”。如头总,五总、八总、十总、十二总、十八总等等。这些地名以当年茂草丛生的今东台市许河、新街、唐洋等地居多。
  八、垛 盐民煎盐烧火用的是柴草,每逢秋冬季节,盐民们将租得的海滩草荡柴草收割,堆成一个个巨大的草堆,又称“草垛”,以便来年煎盐之备用,一些地方便由“垛”而得名,如梁垛、何垛等。
  诸如此类因烧盐而得名的地名象闪烁的繁星,随时空隧道有规律地分布在东台境内范公堤以东的广大地区,巧妙地记述着古人在这块土地上“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烈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的生活经历,拓荒者的姓氏也永远地镶嵌在这片热土上。
  2、人文文化
  由于海盐生产在东台历史发展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得东台人文精神深刻地打上了海盐文化的烙印,这在哲学、文学、地方戏曲以及民间传说、谚语、风俗习惯诸多方面都有非常具体的反映。
   (1)以吴嘉纪为代表的盐民诗作是中国诗坛上海盐文化的一朵奇葩。吴嘉纪(16181684),东台安丰人,盐民诗人,《清史稿?文苑传》为他列传。因长期生活在贫苦灶民之中,呼盐民的哀号,诉百姓的心声,暴露社会黑暗和反映民众疾苦的诗稿成了他作品的主流。如“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等著名诗篇,以其真实而深刻的内容,高度的艺术概括,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清初文坛名家评其为:“东淘诗太苦,总有断肠声”。孔尚任将其与屈大均、王士稹并称为“清初诗坛三大家”。吴嘉纪所著《陋轩诗集》虽被乾隆列为禁书,但在古代文学史上有较高的历史评价。他的诗作是海盐文化在文学艺术方面的重要代表。
  (2)盐民哲学家王艮、朱恕的出现,是海盐文化对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贡献。明代,出生于东台安丰的盐民王艮(14831541)通过王阳明哲学思想的学习研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长期的独立思考,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哲学思想,在盐民中广为宣讲,安丰的“东淘精舍”就是他的主要讲学场所。在淮南地区有大丰草堰以朱恕为代表的弟子追随,成了盛极一时的盐民哲学家,其学说形成著名的“泰州(当时东台安丰属泰州)学派”,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3)“西溪宋代三杰”是盐官形象的杰出代表。这里说的“三杰”就是北宋年间先后出任过西溪盐仓监的三任盐官,他们是吕夷简、晏殊、范仲淹。他们在西溪时都创下了业绩,以后一步步走向朝廷,先后入京为相,史称“西溪三宰相”。在同一个低层职位,陆续产生出三位名相,这在古今中外都是罕见的。
  吕夷简1004年到西溪盐仓监盐税,留给西溪的《咏牡丹》诗和“牡丹亭”是十分珍贵的。在西溪任上,他植牡丹十数株,护以朱栏。每年开花上百朵,花团锦簇,香味扑鼻。吕夷简一日月下看花,情不能已,写下《咏牡丹》一首:
  异香浓艳压群葩,何事栽培近海涯。
  开向东风应有恨,凭谁移入王侯家。
  吕夷简离任后,人们在他植牡丹处建一亭,取名“牡丹亭”,以表达对吕公的纪念。吕夷简拜相后,西溪人又建“靖公堂”以示不忘。
   晏殊,著名词人,他l014年到西溪盐仓监盐税,在西溪任上留下的遗存,一是建筑避潮亭。盐民渔民遇涨潮下雨,无处躲避,晏殊在距离海边不远的高墩子上(今泰山寺居委会境内)建一木亭,供人避潮。二是创建西溪书院。后人做了比较,西溪书院比泰州知州陈垓创建的安定书院早220年,为江苏最古老的书院之一。西溪百姓对晏殊是有感情的,在他卸任后,范仲淹将西溪书院改名为晏溪书院,将市河称为晏溪河,至今未变。
  “北宋三相”中,在西溪留下遗存最多的是范仲淹。范仲淹1021年到任西溪盐仓监时,年方33岁。他初履新任时,漫步古镇四方,“古海口三里栈道听鸥声”,“滩涂上十里星灶慰盐丁”,登天妃山凝神远眺,深深感受到西溪这片土地的分量。他主持建成“八字桥”,解决了两河三岸百姓的交通。西溪八字桥犹如一对孪生兄弟,是范仲淹和宋代能工巧匠利用自然条件、布局设计的精品,它构思巧妙,营造技术精湛,达到了实用和审美上的和谐统一。有“一步两顶桥,两桥通三岸”的美誉。西溪“八字桥”较浙江嘉兴的八字桥、昆山周庄的双桥分别早建l 00多年和200多年,不愧为我国古桥的珍品。范仲淹还在西溪西南一处四周环水的地方,筑“仰止亭”,作为他的西溪后生讲学,谈经之地。西溪百姓非常崇敬苑仲淹。他离任后,人们把“仰止亭”改为“范公读书亭”。此外,在古镇西溪与范仲淹有关的古迹遗存和古遗址还有:范公堤、三槐堂、二贤祠、栓马柱、棠斋、忠孝祠等。范仲淹才华出众,诗文并茂。现今在西溪流传的有《晏溪驯鸥》、《西溪解嘲》、《牡丹诗》、《西溪圣果院高丽鼓》、《淮上遇风》、《咏蚊诗》等。
  (4)西溪“三将军”是海盐文化的护卫者。除“三宰相”外,西溪古镇还有“三将军”的遗存。追溯到隋炀帝大业(605-619)年间,西溪海盐生产已初具规模,来自西方的烧盐灶户越来越多。这时西溪沿海一带常遭海盗的侵犯,这些海盗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百姓深受其害。朝廷赶赴西溪进行征剿,三员隋将在西溪追剿大战中,征捕海盗8000多人,余寇被驱逐下海。西溪百姓将在大战中不幸阵亡的数员隋将、数百名兵丁的集体厚葬在距海口不远的高地上,建墓立碑,四时凭吊,感念其德。人们一直将古墓称为“隋将军墓”,把建墓的高地称为“葬将垛”,并在镇上建“三将军庙”,塑贺若弼、韩擒虎.史太岁三尊彩像,以为纪念,庙前一条河称为忠义河。
  (5)地方戏剧淮剧一一表现海盐文化的典型剧种。淮剧原是江淮地区的一种傩戏,当地贫民(包括大批盐民)的困苦生活为其唱词的主要表现内容,唱腔多为悲剧色彩的哀怨的民间小曲,为“门叹词”和“香火戏”所吸收和应用。明代开始,由于海盐运销制度的变革,许多徽商来到东台地区,作为京剧艺术的主要前身的徽剧也开始在东台沿海一带流传。清代以后,徽剧与唱“门叹词”、“三可子”.香火戏的艺人同台演出称之为“徽”夹“淮”,以后又逐步发展成江淮地方小戏,并在唱腔音乐、演出剧目和化装服饰等方面逐步丰富起来,为淮剧的形成和后期发展为完善的地方剧种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6)独特的民间文学和民间风俗一海盐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为什么西溪一带的海水特别咸呢?有一则流传于广大民众间的关于海与盐的美丽的传说。相传以前,人间并没有盐,因为玉皇大帝把天下所有的盐都压成盐块,收藏在天宫,供天享用。那一年,七仙女离开瑶池,与董永结为夫妻,觉得人间的食物淡而少味,似乎缺少一种“味精”。她悄悄请教太白金星,方知是人间没有“盐”的缘故.七仙女心想,如果凡间也有“盐”,那该多好啊。于是,她想方没法找到藏“盐”的宝库,把“盐”盗了出来。玉帝得知后,令天兵天将追拿。当追到苏北沿海上空时,七仙女急中生智,将盐块丢下大海,溶化于海水之中。从此,这里的海水就变得又咸又鲜,含盐的成分比其他地方都高。于是民众用海水煮盐,民间从此就再不缺盐了。这里就成了海盐的发源地。
  由于东台自古以来就是草煎盐业生产中心,境内居民以盐民为主,因而保存大量的与盐民日常生活有关的谚语,俗语以及民间文学,在《民间文学集成》、《江苏省盐业志》等书中有着相当的辑录。沿海居民中还保留了一些特别的风俗,如海盐产区历来祭祀的有盐宗一传说中发明“煮海为盐”的夙沙氏,龙王一保佑风调雨顺,盐民无灾无难,获得丰收。在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祭灶”而不是“送灶”,;因为盐民煎盐是依靠灶火的,所以不同于普遍的“送灶”风俗;每年的正月初六为盐婆生日,是盐民们祭拜盐神的重要日子等。
  三、东台草煎盐生产的物质文化遗存
   海盐的形成两千多年的海盐生产史上也遗存了大量的海盐生产与发展、文化与生活的物质遗产,东台富安镇明代民居和两株千年古银杏树:安丰古街(包括部分古盐运坝、码头等).鲍氏大楼(徽商建造)、曹氏大楼(盐商建筑)、吴嘉纪祠堂、王艮画像碑;西溪镇的通圣桥、八字桥、梨木街、海春轩塔等;大丰草堰的古盐运集散地,石板古街幽深,古夹河及其两岸有1200多米长,两岸码头林铺、盐署。商行,茶肆林立在岸边。这里既是历史上海盐生产集散中心,又是盐民领袖张士诚聚丁起义之地;白驹镇有参与张士诚起义后归隐故里写作《水浒》的施耐庵先生的祠堂、纪念馆。
  重要海盐文化遗址景点:
  (1)范公堤。
  (2)大丰草堰石闸建在北宋天圣五年(1027),古闸孔宽16尺至2丈间,闸高24尺,闸身坚固,闸底用杉木密密打桩,上覆石板,闸身均用巨石垒砌闸孔,两侧的闸垛
  上凿有石槽,该闸是苏北里下河地区古代用于泻洪排卤,抵挡海潮、控制水位、调节水系的重要水利设施,也是兴化之水入海的咽喉之处。石闸以鸳鸯造型组合,更见古代先民治水的智慧,是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构成古镇草堰独特石闸文化的丁溪石闸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古石垒砌,雕刻飞禽走兽;正、越二闸,也建于明朝,荆门建筑风格独显。
  (3)古庆丰桥,建干南宋淳熙年间,明崇祯时名士杨大成募修,清乾隆年间重修,道光九年(1829)再修。桥上砖石混砌,并列无锁石,为单曲拱桥,桥身连同桥坡共长7丈在尺,宽l5尺至2l尺,高度为水面向上225寸,纯弧形巨石构架支撑拱门。这座宋代古桥是盐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古永宁桥。永宁桥将古镇草堰分为东西。上下踏坡五处.分指五个方向。河东两处正面踏坡通古街,南通河东沿岸茶馆,酒肆、八鲜粮行:河西三处正面踏坡直通西方庵,南北通向夹可沿岸商店林立的繁华地带。古时桥上常设摊点多处,鱼摊、青货.各种各种时特色小吃应有尽有,行人往来,十分繁闹。大桥主体两侧各有对联一副,南侧联为:“路接东亭日康日庄占利济,桥成北堰乃文乃武际风云”北侧联为:"三百载逸韵遗向兴怀前哲,亿万年丰功伟绩泽被群伦。”两联不但为桥增色添辉,也是大桥壮观.价值之恰切写照。傍晚登桥眺望,西方火烧云映红半个镇。向东眺望玉兔东升,月光透过袁氏古宅十多米高.数人合抱不拢一棵大桑树的枝叶……此时此景,好像置身画图中,大有身临仙境之感,更是夜晚人们纳凉聊天的好去处、此桥完全石造,工艺精美,姿态雄伟,实属罕见,是盐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5)北极殿与张士诚。古镇草堰原有一座古刹北极殿,始建于何年已无法考证。此殿规模宏大,山门前为飞檐琉璃瓦照壁,山门上嵌仍白玉石横,上镌“北极天枢”4个贴金大字,前殿内供四大金刚塑像。穿过天井是正殿,中间供奉北极真武大帝,东厢供雷祖,西厢为僧房,殿后为上下两层藏经楼。北极殿不仅年代久远,而且是吴王张士诚的起义之地,因而声名远播。张士诚死后,北极殿成了人们祭拜“地藏王”(实为“祭张王”)的地方。日寇占领时,砖木被拆去砌碉堡。2001年,草堰人民筹资300万元,在原址重建北极殿,恢复了这一重要的人文景观。北极殿附近还有一座王姑墓,是张士诚之妹张士英之墓。
  (6)古三里路。古三里路位于东台市西溪街道。西起镇犁木街东端,东上老海道桥(旧称海叉口子),全长1600多米(俗称三里路)。古三里路始建于西溪建镇期间,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当时盐民、渔民下海作业,肩扛担桃,运盐送车,在滩涂沼泽地带行走十分困难。于是建造了这条西溪镇区通往海口的人造土栈道,这条栈道是海盐生产史的重要见证。始建于汉代的西溪广福寺,孕育了孝子董永与七仙女的优美爱情传说。
  (7)泰山护国禅寺。随着海盐业的发展,唐宋以来,西溪的宗教盛行,寺庙遍布,香火旺盛。古镇上的寺庙庵堂竟然有几十处。坐落在西溪晏溪河南、通圣桥下.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的泰山护国禅寺迄今已近800年,是中国佛教协会公布的江苏省名寺之一,东台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寺自古以来游人不绝,“一寺五庙”巧布其中.登上天妃山,凭栏远眺,心旷神怡,西溪美景尽收眼底,绿碧千顷,风帆轻舟水乡风情,一览无余。寺内还藏有隋唐古兵器等众多的文物古迹。泰山护国禅寺旁还耸立着唐尉迟恭监造的海春轩塔。
  (8)安丰古民居。东台安丰古民居位于古串场河与新长铁路之间,古范公堤穿街而过。七里古街遗留下大量的古代民居,留下了海盐走过的清晰履痕。自宋、元以后,“淮南中十场”之一的安丰盐场始终是两淮盐业的重要场站。其在古代中国经济史上的分量,即使名噪一时的周庄、同里古镇也难以望其项背。位于王家巷3号的鲍氏大楼系清嘉庆年间安徽歙县盐商鲍志远所建,总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还有盐商郝氏古宅、万氏古宅等盐商的大院,曹家大楼等,这些建筑无不反映出当年盐商的豪华、奢侈。
  (9)串场河。
  (10)富安明代民居。
  (11)西溪通济桥、广济桥(八字桥)通圣桥、犁木街。
  四、东台草煎盐文化的保护和利用
  200511月,东台市政府与扬州大学合作举办了全国盐文化学术研讨会,举办了《东台盐业两千年》的大型图片展,现在市文化广场矗立两淮盐运使司泰州分司纪念碑,为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东台市安丰镇先后被江苏省、国家建设部、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9年,东台加强了对海盐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力度,在市现代农业生态园内,拟设海盐文化园景区,筹建东台市海盐文化研究会,把东台地区的海盐文化遗迹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推动东台的社会事业和经济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01月版。
  2、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19744月版。
  盐法专志  1、(明)郑仲达等撰《两淮运司志》,弘治二十四年刻本。
  2、(明)朱廷立撰《盐政志》,嘉靖八年刻本,济南齐鲁书社19968月影印。
  3、(明)史起蜇、张榘等撰《两淮盐法志》,嘉靖三十年刻本,济南齐鲁书社19968月影印。
  4、(清)谢开宠等撰《两淮盐法志》,康熙二十二年刻本。
  5、(清)王世球等撰《两淮盐法志》,乾隆十三年刻本。
  6、(清)佶山等撰修《两淮盐法志》,嘉庆十一年刻本。
  7、(清)王安定等撰《两淮盐法志》,光绪三十一年刻本。
  8、(清)汪兆璋重修《淮南中十场志》,康熙十二年本,东台县志编修办公室1985年抄本。
  9、大丰市地方志委员会编纂《大丰盐政志》,方志出版社,19991月版。
  地方志 1、(明)朱怀干、盛仪纂修《嘉靖惟扬志》,上海古籍书店1963年据宁波一阁藏明嘉靖残本影印,1891年重印。
  2、(清)周佑修、蔡复午等纂(嘉庆)《东台县志》,嘉庆二十二年刻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6月版。
  3、(清)王璋纂(民国)《东台县志稿》,刻本年代不详,故宫珍本丛刊091册,海南出版社20016月版。
  4、东台县编修县志委员会编《东台县志》(一八一七年-一九一一年增编本)东台县编修县志委员会19839月版。
  5、东台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东台市志》,江苏科技出版社19947月版。
  6、东台县地名委员会编《江苏省东台县地名录》,东台县地名委员会1985年版。
  7、大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大丰县志》,江苏人民出版198912月版。
  8、(清)林正青纂《小海场新志》,《中国地方志集成》(1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8月第1版。
  9(清)冯道立纂《时村志》,《中国地方志集成》(1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8月版。
  10、佚名纂(明)《西溪镇志》,东台县志编修办公室1963年抄本。
  11、佚名纂(清)《晏溪遗志》,东台县志编修办公室1963年抄本。
  12、佚名纂(民国)《东台西溪泰山寺志》,东台县志编修办公室1963年抄本。
  13、陈振东著(民国)《东台掌录》,1941年著,东台县志编修办公室1963年抄本。
  文集、诗集、笔记  1、邹迎曦著《求索集》,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10月版。
  2、徐步云著《吴嘉纪陋轩诗选》,中华诗词出版社2004年版。
  3、邹迎曦、马连义著《古淮盐十二说》,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4月版。
  4、薛德华主编《董永故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12月版。
  5、东台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历代诗人咏东台》,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12月版。
  6、李伟编著《走进西溪》,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5月版。
  7、仓显著《范堤沧桑》,中国民族摄影出版社200010月版。
  8、孙永有主编《海盐文化论丛》,盐阜大众报业集团200612月版。
  研究著述
  (一) 著作 1、财政部盐务署盐务稽核总所编《中国盐政实录》(全十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54年版。
  2、朱正海主编《徽商与扬州》,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4月版。
  (二)论文 1、曾凡英《盐文化内涵与特征》,《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孙炳元《海盐文化与盐城》,《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3、吴克嘉《淮盐重要历史遗存——古海陵仓考》,《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原载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巜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