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东台掌故——建县始末

 

以下文字录自《东台掌故》,东台市地方志办公室编,中华书局出版。仅供网友学习、交流、参考,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东台,古为海陵县(今泰州)地。到了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东台境域的人口已超百万。但由于东台地处黄海沿线,区域范围大,居民居住分散,人口繁杂,又远距泰州,民事纠纷频繁,社会治安日趋复杂,命盗案件不断,上告泰州府,泰州府又鞭长莫及,故而悬案、死案累累发生,且愈演愈烈,民众怨声载道,纷纷要求建县。

 

 

乾隆四年(1739年),扬州知府高士钥,报请设置东台县,在划分疆域时,海安绅士力争县治设在海安,后经扬州府调查驳复,依然争议不已,于是建县问题暂“缓议”。二十七年东台水利同知沈元辉,又以东台“地广事繁为由”,力请设县也无结果。三十一年泰州知府王镐,又以泰州“地广难治”先后两次建议,亦均无结果。三十二年两江总督高晋等人,再次联名向吏部呈奏:“扬州府属之泰州,襟江滨海,环列东台等十盐场,东西广二百九十余里,南北一百二十余里,周围绵亘八百里,统计村庄一千九百余处。幅员辽阔,烟户繁多,一切刑钱事件,甲于他邑,知州一官,实有鞭长莫及之势。查州之东台镇,地方离州一百二十里,毗连何垛,地广人稠,为州东第一大镇。向设同知一员驻扎其地,专司兴东两邑串场各河及各处闸座并盐场词讼等件。惟是同知分属佐贰,并无地方之责,凡遇命盗重案,仍归知州审理。一切自理词讼,每有原告控厅,被告赴州具控,彼此纷争,反多牵制。若将同知裁汰,改设知县,分疆管理,则滨海重地,控制得宜,实与吏治民生,大有裨益。仰恳圣恩俯准,将原设东台水利同知一员裁汰,即于东台地方改设知县一员,将附近村庄划为疆治。所设新县,即以东台同知衙门改驻,毋庸另建……所有新分县治,并恳钦定佳名,永昭遵守,谨合词具奏”。后吏部复文:“议准。泰州地方裁汰东台镇同知,改设知县一员,划界分治,已奉旨定名东台。所有分隶一切事宜,行令按款核议。……一切地方巡缉,承追、承变、承审等件,俟新县莅任分界后,扣限办理。八月二十四日奉旨依议”。是年十月正式获得批准。从泰州东北120里处向外析出角斜、栟茶、富安、安丰、梁垛、东台、何垛、丁溪(含小海场)、草堰(含白驹场)9个盐场和溱潼、时堰、南芗、西北4乡,合计870691庄外附111舍,设立东台县治。

 

 

分县治获准后,县城址定于何处?又引发争议。一种意见是选西溪镇为县城址。其理由是:西溪早于西汉年间就建镇,为千年古镇,历史悠久;据有关文字记载,西溪镇曾为宁海县域,虽尚缺权威性论证,但民间确有其说;北宋年间,泰州也曾在西溪设盐仓监管沿海各盐场;当时的西溪为市井繁华,寺庙纵横的海滨重镇,所以在西溪镇建县为最宜。另一种意见则是主张选西溪东边的东台场为县城址。其理由是:自南唐昇元元年(937年)泰州海陵监置于东台场长达37年之久;泰州盐运分司设于东台场,管理境内十个盐场,历经明、清两个朝代;随着海势的东迁,境内以烧盐、捕鱼为主业的作业区也已东移,距西溪日远;东台场地处境内中心地带,人口相对集中,且交通发达,市场繁荣,又是通盐的枢纽,发展前景明显优于西溪,故在此建县为最佳。后扬州府批准,同意在西溪之东的东台,场建县。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东台县正式建立。县治沿前例,行知县制。县署设知县一人,掌管全县政务,如判决争治,断定法刑,劝农赈贫,诛除滑奸,兴办教育,颁布政令等。县丞一人,协助县令工作,训导一人,专管科举,教导生员,典史一人,负责缉捕盗贼,查办案件。当时,东台县署就置于东台镇五铺(县治在东台场区域设东台镇,镇区划为六铺),其址原为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御史齐宗道以明真观故址创建的察院,后圮。清乾隆五年(1740年)在其上修建了水利同知的衙门。东台县署就利用原水利同知衙门扩充改建而成(地址在今鼓楼街口南约50米、公园路西侧,现仅存门头)。县署内设三班、六房,均受命于县令、县丞。三班即皂班、壮班、快班,负责警卫、捕盗。六房为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由胥吏承当,承办县内下属人员的任免、升降、考核、调动,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礼仪、祭祀、科举,兵役、军械,刑狱,工程、工匠、屯垦等事宜。东台县丞署设于西溪,批准建县时一同裁撤西溪巡检司(明洪武元年设置),并改巡检司署为东台县丞署。按奏请,撤水利同知,建县治,原水利同知就地任县令。清乾隆《东华续录》有载:“分江苏泰州属东台镇为东台县,裁东台同知为知县,泰州判缺为东台水利县丞”。东台县的首任知县为贵州毕节人王玉成(举人);王谟为首任县丞。至此,东台建县的各项事宜方告终结。

 

 

从高士钥开始请求建县,到高晋奏准建县,前后达30年之久,足见东台建县之艰辛。

(金雯)